close

請容我先說一個關於荷蘭的故事。

  一九七0年代,北海發現石油與天然氣,荷蘭一方面是受惠國,另一方面,卻陷入了大麻煩。靠銷售天然資源,荷蘭快速累積外匯存底,貨幣跟著升值,天然資源部門固然欣欣向榮,經濟體系的其他部門卻糟了。

因為幣值上升,其他出口產業難以與外國競爭,嚴重受創,而天然資源通常雇用的員工不多,彌補不了其他出口的損失,荷蘭因此冒出大量失業人口,此一現象,被稱為「荷蘭病」(Dutch Disease)。

與荷蘭狀況類似,現在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奈及利亞,以前是農產品外銷國,現在卻成為農產品進口國,委內瑞拉則曾是高級巧克力的主要出口國,現在則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他們,得到了石油,卻失掉了其他產業,更痛苦的是,石油產業帶來的利益,大多進入少數政經人物的口袋,其他產業的萎縮與石油產業的污染,卻留給全國人來共同承擔。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在新作「世界不是平的」,對此議題有深刻解讀。事實上,因為豐富資源帶來的「天然資源詛咒」,影響了許多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即便連荷蘭這樣相對成熟的經濟體,都飽受衝擊,更何況走著鋼索勇敢前進的新興經濟體。

要讓新興市場的經濟穩定發展,很難,當這個國家擁有龐大天然資源,則更難。原因是,這類國家的原物料,如石油出口,經常佔出口額的三分之一以上,甚至更高,結果,國際原物料市場一波動,GDP立刻大幅波動,而已經被天然資源產業排擠而萎縮掉的產業,沒有個十年、八年,卻是回不來的。

這也是我們在這一波原物料高漲的熱潮中,應該非常留心的。從荷蘭、阿根廷、奈及利亞到南非等,這齣經濟大起大落,從繁華到凋敝的大戲,不會這麼快落幕。

在這場天然資源的盛宴裡,許多投資人享受到甜蜜的果實,特別是資源類基金,以及新興市場債。邏輯其實很簡單,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本來有龐大的財政赤字,因為老天恩賜,石油、礦產等天然資源的價格上來了,國家帳本從赤字變了黑字,靠賣資源賺到的機會財,有良心的政治人物拿去先贖回了國債,於是流通的新興市場債券變少,價格則高了,這導致已開發市場與新興市場的債券利差縮小到約僅一.七個百分點,是歷史上的極低水準。

新興市場因為債信改善,價格一路上揚,投資於新興市場的債券基金,過去十年報酬率逾200%者比比皆是,績效不僅遠超過已開發國家的債券基金,甚至還打敗了已開發國家的股市,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此一期間的報酬率僅72%。

不過福兮禍所倚,總有一些新興國家的政客們,不會把握這個黃金時期,改善國家的財政,而是把更多錢,死命往自己口袋塞,當天然資源價格反轉的那一天,天然資源的詛咒,恐怕又要再重新上演,屆時,不會只是那個國家的事,而是整個新興市場都會跟者受累,發生系統性的波動。

別忘了,1998年俄羅斯,2001年阿根廷,都曾經還不起外債,而引發一場國際金融大海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3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