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的投資型保單保險嗎?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07/05/14 聯合晚報】

 

投資型保單近幾年來襲捲保險市場,尤其是兼顧投資與保障的概念,深獲銀髮族或保守型投資客喜歡。今年來市面上已有超過20家公司、總計約24張投資型保單上市可供加入選擇,是今年僅次於傳統型壽險以外最多的保險商品,預料仍是今年主力商品。但是如何選擇一張適合自己的投資型保單?建議民眾還是得多比較,貨比三家不吃虧。

在保險市場逐漸成熟下,去年整體市場負成長3%,但投資型保險卻逆勢成長了5.8%,市佔率更一舉提高接近5成,熱賣的效應,讓國泰人壽、宏泰人壽、幸福人壽及中泰人壽這4家保險公司今年都不得不加入搶發新投資型保單商品的行列,而國壽去年因處理流程較為選謹慢了半拍,今年更是把投資型保單列為重點主推商品之一,而新光金去年靠投資型商品大賺,今年3月底配合政策修訂再度推出新商品搶市。

今年保險局要求各家公司投資型商品9月以前都需「平準化」,過去首年8、9成保費作為前置作業費用率,僅1、2成投入投資的情形不會再發生。保險局規定,「平準化」後各年度收取附加費用率不得高於年限內平均的2倍,以總附加費用為目標保費的150%、分5年收取為例,每年平均附加費用率不得超過60%,因此各家壽險重新調整費用率與傭金制度,預料將掀起調降費用率風潮,民眾也會有更多元的項目可選擇。

觀察國內今年強打的24張投資型保單,其中以「變額萬能壽險」為最多,比重超過7成以上,主要是變額能依被保險人的年齡增長、需求來改變保額及保費,同時繳費方式也較為彈性,因此成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而ING安泰是唯一今年推出變額年金的公司,投資期滿可保障最低價值且可選一次、分期、生與遺族等不同方式。

至於南山人壽首創「後收型」投資保單,投保第一年不需收取龐大前置費用,即早投入投資,加速收益、減少糾紛,因此愈來愈多保險公司也相繼推出後收型投資保單。另外目前多數投資型保單都為客戶專設帳戶,讓保戶獨享,透明性強,提領保單價值時也相對靈活。

若以投資型保單可連結的標的來看,目前以統一安聯基可選124檔基金最多,ING靈活理財有42支國內外基金,南山人壽也有43種標的、興農超值人生也精選國內外17檔基金,英國保誠人壽今年起打破只連結集團自家基金的作法,新納入摩根富林明基金。被保險人投保後,一般一年內大多都有4次免費轉換標的的機會,可增加投資的靈活性、降低風險。

除連結標的選擇多元外,也有保險公司以旗下投資團隊優異績效作為強打,例如國泰人壽推出的創世紀丁型變額萬能壽險,以國泰多年團隊投資績效備受市場肯定,因此預料將為今年投資型保單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新光金去年大獲全勝,今年調降首一、二年費用率及增加連結標的後推出「金得意變額萬能壽險」,預料也將再接再力、捲土重來。

 

投資型保單》穩健第一 不追逐高風險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07/05/14 聯合晚報】

 

投資型保單可連結包括海內外基金、債券、REITs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商品,因此成為繼海外基金之外,另一重要投資國外商品管道,尤其是新興市場熱潮更起推波助瀾作用。不過風險師建議,基於投資型保單保守防禦特性,且有高額解約金的風險,因此連結標的不適合去追逐產業輪動或是單一高風險市場追高殺低!宜以人生各階段目標考量,依「各種類、全區域分散配置,且不要頻繁更替標的」為原則,才能賺取長線收益。

為提供保戶更多元化選擇,大多數壽險公司提供連結的基金或其他金融標的在30檔到50檔之間,但也有超過百檔供選擇的例子。各家壽險公司挑選連結標策略也大不相同!金控公司旗下壽險及部分外商壽險,提供連結標的普遍是關係企業的投信投顧旗下基金,如ING安泰、保誠等,但有些壽險公司採取不同策略,例如全球人壽成立亞太全球投顧或是國際紐約人壽也有一組人馬專責為保戶挑選適合的連結基金。

專家表示,投資市場輪動快速,產業輪動存在著投資商機。但對大部分投資人只是精神耗損,一謂的追高殺低只會帶來更大的風險與災害,因此儘管各家保險公司都有一年4次或每季提供免費更換標的的靈活機制,但仍建議保戶不要太頻繁更換。

保戶若要改變資產配置,應是依據人生階段不同需求改變,例如隨著年齡的變大而降低高風險性資產、增加低風險的資產等,而不應隨市場變化而常常改變。依人生長、短期不同目標作資產配置,配置內容應是標的多元化,例如同時含有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及REITs等工具,投資市場國際化。如此,資產將能以穩定的方式走高,不致使基金因為賠錢而成為核心持股。

 

投資型保單》錢花在刀口上 錙銖必較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07/05/14 聯合晚報】

 

壽險顧問說,購買投資型保單時,除了考慮連結的基金標的,附加費用高低、加值金的計算方式也得一併考量。專家建議,上班族選擇投資型保單時,得問清楚附加費用的收取方式,才能將更多的保費匯入投資帳戶裡,讓小錢滾成大錢。

一般來說,投資型保單在投保繳費時包含了四大要項。包括有一、前置費用,包括業務員傭金、保費費用;二、保單費用,如保單管理費、保險成本等;另外還有三、投資費用:含投資標的申購手續費、贖回及轉換成本;最後是四、後置費用,包括有解約費用與部份提領費用。

過去就附加費用來說,為鼓勵業務員銷售賺傭金,多屬於「前收型」,即全部的費用集中在前5年甚至前一2 年取取,因此造成有些投資保單第一年收取的附加費用高達9成,例如繳交2萬元的保費,卻有1.8萬元作為附加費用,實際投資的金額只有2000元;不過也有第一年只收5%的附加費用的情形,即是「後收型」,不集中在前面年度,但後收型在保單解約時費用會比較高,因此常有部份被保險人不了解而產生糾紛,但無論前收、後收對長期投資保戶來說影響並不大。

考量這些利幣,今年開始,保險局要求各家公司投資型商品都需「平準化」。「平準化」即保戶投保後,各年度收取附加費用率不得高於年限內平均的2倍,以總附加費用為目標保費的150%、分5年收取為例,每年平均附加費用率不得超過60%,若年限延長為6年,則平均附加費就不得超過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3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